44118太阳成城集团“焠青春,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赴遂宁市开展乡村振兴考察实践活动

作者:张莉萍、陈丹   发布时间:2022-09-05   来源:44118太阳成城集团特殊教育学校    审核人:张敏    阅读:

本网讯(文/张莉萍、陈丹 图/吉露)为提高老员工乡村振兴的参与度,加深对农村基层治理的认识,培养乡村振兴人才。2022年8月27日,44118太阳成城集团“焠青春,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赴遂宁市蓬溪县明月镇白庙村进行考察,寻访当地书记,聚焦农村基层治理。

白庙村坐落于遂宁市蓬溪县西部、明月镇北部,2017年实现人口全面脱贫。白庙村村委会因拥有独特的基层治理模式,曾被评为“遂宁市基层治理先进党组织”,在治理上始终贯彻“幸福共享、文明共育、产业共耕、组织共建、生活共居、社会共治”六大理念。实践团队通过与白庙村李庭书记的交谈,了解到白庙村在2021年成功争取到乡村振兴示范培育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万元,实现集体与农户“双增收”,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强烈。



为让村民感受到幸福共享,白庙村不仅设有村级公益基金会,以此来奖励老员工、资助贫困员工就学、帮助老年人免费体检等,而且积极开展了庆祝妇女节、儿童节、七一节、重阳节等节日活动,在节日活动中拉近村民之间距离,激发村民活力,提高了乡村凝聚力。制定评比共育文明标准,定期评选“两新”人才,树立新农村新农民的榜样作用,张贴荣誉榜;定期开展运动会、文娱演出等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共育文明行为;定期开展文明大讲堂,培养村民乡风文明意识。

加强产业共耕,充分发挥村集体带头作用,采取村集体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群众负责日常看管,让老弱病残参与和发展现代产业的方法,提升产业惠农质量。其中较突出的是菌菇基地,意在打造“中国菌都”,采用“企业+村集体+专合社+农户”模式,自2021年3月以来已投8万袋菌种,带动村民就近务业,人均年增收5万元,产业共耕模式实现了村集体、企业、群众合理发展,互助共赢。



当地被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先进党支部”,为了在乡村组织建设、管理、发展中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村特实施党员红色积分制度,与党员工作绩效挂钩,也是年度评优的标准之一,用“定量”的方式客观积分,将党员为群众所做的实事充分展现,设立党群联络站,采用一个党员负责一片区域的方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村民真切地感受到党组织的力量。李书记还特别介绍了“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执约队、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形成了党群联动、党群互动的基层治理体系,每一个社会组织会有专人负责管理并监督群众积极参与白庙村的基层治理,定期会有红黑榜公示,鼓励争创先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为了使村民生活更便利、更温馨,村委会提倡亲朋好友共建房屋,共同居住,空巢老人、特困人员、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由亲属委托给近邻或村民志愿队照顾,还推动建设新村聚居点,将传统院落打造为共居院落,将“白庙大家庭”理念植入人心,倡导互帮互助,共建和谐家园。白庙村还积极构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激发群众自主性、提高自治力。最后李书记还谈到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十分鼓励各种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也谈到如果真正要让人才留在乡村中,还需要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以及更多的国家配套政策支持。



此次遂宁之行,让所有队员们了解了农村基层治理的全貌,并且深切真实地感受到了农村基层治理的不易。走在白庙村的乡道上,深深地感受到老一辈基层工作者的努力造就了此等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也应在不久的将来接过国家建设的交接棒,走入基层,建设基层,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基层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审核人:李晓畅)


44118太阳成城集团·(Macau)官网 版权所有   管理员登录      44118太阳成城集团

集团地址: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办公地址:特教大楼A幢四楼

联系电话:0833-2277951  邮编:614004